“墳頭上的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就像我對母親的念想一樣,一年年總也斷不了。我已經當了爸爸,又當了爺爺,但我已經三十多年沒叫過媽媽了。我想著,等哪天我扛不動水泥了,就回村里挨著那堆土躺下,沒準那時候,我再叫媽媽,她就能聽見了。”
以上文字,出自一位六旬農民工大爺。近日,在某博主發(fā)起的一場創(chuàng)意寫作活動中,這位在工地工作的大爺抽到了1957年高考作文題《我的母親》。就是這樣一篇文字樸實的作文,在視頻發(fā)布僅48小時,點贊量已突破500萬次,評論區(qū)瞬間涌入十多萬條留言。
農民工大爺?shù)摹段业哪赣H》,何以感動世人?
言由心生,語為心境。文學的最高境界,不在于華麗的辭藻,而在于真誠的感情。
這不是什么高考作文,而是一個兒子對母親最真摯的思念。真情實感,無需多少修辭。當他在母親離世30多年后,仍能清晰回憶起母親的音容笑貌,這就是思念;當他能記得母親墳頭的草一年年青了又黃黃了又青,這就能證明他的思念。最樸實的回憶,藏著最細致的觀察和深情,不禁讓人想到了那段歌詞——“如果你要寫風,就不能只寫風。你要寫柳條輕輕柔柔飄入你心中……炊煙朝著你的方向飄散,旅人般自由不定越過山巒……寫散了的大霧,寫傾斜的雨竹。寫迎著大雨慢慢走出艱難每一步。”正如王國維所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文為心生,景亦為情而美。
這不是什么個性記錄,而是千千萬萬中國母親的形象復原。當農民工大爺用最樸實的語言描述那個年代勤勞的母親時,很多人都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在那個物質貧乏的時代,自己寧愿不吃,也要省吃儉用給孩子們吃的母親,日夜辛勤勞碌,撐起一個家的母親。全文沒有一句母親說的“話”,但“天不亮就起,摸著黑才歇”“等我們都吃完了,她才瞅瞅鍋里,剩下了,就扒拉兩口”,這位似乎不多話的母親形象,已然鐫刻在每個人腦海中。質樸文字記錄最美身影,他筆下的母親,又何嘗不是一代中國人的母親?這份共鳴的力量,足以穿透時間、穿透階層,讓任何人都為之震撼。
若不是這篇文章,多少人還能記得媽媽為自己付出的、那些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細節(jié)呢?
以真實生活為根,文章才有深度、溫度與生命力。
每個凝練的語詞,都來源于農民工大爺幾十年生活的感觸?!拔以诔抢锔闪舜蟀胼呑涌嗔Γ杆?,扎鋼筋,爬腳手架,手上肩上全是老繭,累是真累,可想想母親當年端那口大鐵鍋的勁兒,想想她凍得發(fā)抖還咬牙撐到天亮的樣子,我這力氣就又上來了。母親沒享過福,可她教會我的,就是這骨子里的硬氣和對家的擔當,我得把您撐起來的這個家,接著撐下去,撐穩(wěn)當?!蔽唇涴B(yǎng)家之苦,怎知母親之難?雖然農民工大爺沒有繼續(xù)讀書,但幾十年來他搬過的每一塊磚、體驗的每一刻酸甜苦辣,都能成為文學深沉的積淀。
尊重大眾文學,每個辛勤的勞動者,都是潛在的文學家。文學不是坐在書齋中、在想象中玩弄的文字游戲,它只有足夠接地氣,才能足夠真實動人。感謝網絡,近年來,因文章而出圈的勞動者越來越多,人們也通過他們的文字,看到了勞動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的歷史,看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真實的酸甜苦辣。外賣員王計兵,用《趕時間的人》記錄奔波心語;農民白茹云,與病魔較量,用詩歌品讀鄉(xiāng)情野趣;菜販陳慧,守著攤位,記錄市井生活、煙火人家……他們讓勞動的汗珠落在紙上,洇成最鮮活的多彩人間。
文學不是所謂文化人的專利。勞動者們的精神世界,有著絢爛的生命力。
今年6月,達川工會驛站開展“書香環(huán)衛(wèi)”閱讀分享會,讓環(huán)衛(wèi)工人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感受閱讀的魅力 圖據川觀新聞
擦干眼角的淚花,農民工大爺?shù)奈恼?,除了讓我們感動,于今時今日的文化工作者而言,有何啟發(fā)?
尊重勞動的力量,把文藝寫在大地上。實際上,從《詩經》開始,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璀璨巨作,就來自民間文學。然而近年來,有個現(xiàn)象值得警惕:一些文學作品懸在空中,動輒“霸道總裁”“高管女企業(yè)家”,主角個個身家過億。這樣的作品,如何打動人?這樣的作品,又如何記錄和書寫時代?多一些真實體驗、多一份地氣,才能創(chuàng)作出引人共鳴、反映人民心聲、展現(xiàn)時代風貌的好作品。
尊重勞動者的智慧,發(fā)掘散落在民間的大師。扛起鋤頭搞生產,放下鋤頭吟詩篇。在德陽羅江,有一群農民詩人。而當?shù)氐脑姼栉幕?,起源已久,不僅早在1948年當?shù)鼐统闪⒘宿r民詩社,2006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星星》詩刊社、中共德陽市委宣傳部、中共羅江縣委、羅江縣人民政府還一同創(chuàng)立了羅江詩歌節(jié)。讓大眾看見他們的文字,才能讓更多人看見這個急劇變化年代中,有血有肉的“人”。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勞動者與時代脈搏緊相連。那些滿是繭子的手寫出的粗糲文字,亦有最細膩的情感、最鮮活的生命。
本期話題
農民工大爺?shù)奈恼赂袆幽懔藛幔瑢δ氵€有什么啟發(fā)?評論區(qū)聊一聊~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
安大爺?shù)摹段业哪赣H》,何以感動世人?答案只有一個:通篇白描,沒有技巧,全是感情!世間有一位如此平凡卻偉大的母親,也有一位如此堅強卻知恩的兒子!
與其說被文章感動,不如說被大爺?shù)纳罱洑v、親情所打動
原來最好的文字從不用學,真心藏在日子里,一開口,就戳中所有人的軟肋。
勞動者的文字里有生活的重量,有時代的溫度。他們才是最會寫故事的人,因為每一個字都帶著真實的煙火氣!
真情實感凝聚于筆端,真情流露才能打動心扉
文字才是真心的傾訴,那些我們浮于世的各種角色,最后都會蹩腳的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