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如果把各地的新物產繪制在一張中國地圖上,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農業(yè)的版圖已經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云南因為氣候類型多樣、地貌環(huán)境豐富,成了新特產最多的省份,夏威夷果、牛油果、藍莓都在這里大面積種植;而離海最遠的大西北則可以進行海鮮水產養(yǎng)殖,甘肅張掖和內蒙古鄂爾多斯早已實現(xiàn)了南美白對蝦的量產;每年九月,在黑龍江都會上演令人贊嘆的收獲場景——收割機從水面駛過,一顆顆深紅色的“寶石”蔓越莓脫離藤蔓,浮出水面。
昔日的“舶來品”如今在中國不僅落地生根,更以世界級產量征服全球市場。它們究竟是怎樣完成從無到有,再到“世界級規(guī)?!保窟@些特色產業(yè)走出了怎樣的發(fā)展之路?跟隨記者鏡頭,來看一粒魚子醬的“環(huán)球之旅”。
魚子醬體驗中心:
318國道最“鮮”打卡點
318國道四川雅安天全服務區(qū)是進藏路上的必經地,今年暑期,這里悄悄解鎖了新玩法,一座藏著“全球14%”秘密的魚子醬體驗中心正式向游客開放。
總臺記者 郭嘉:我現(xiàn)在是在318國道上的雅安天全服務區(qū),這處進藏路上的必經網紅打卡點,最近又整了個新活。這座天橋的造型是不是特別像一條躍水而出的鱘魚?它的一頭連著高速旁的網紅服務區(qū),另一頭,就是今天剛揭開面紗的G318旅行博物館的魚子醬體驗中心。
在進藏的必經之地上專門為魚子醬建一座體驗中心,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超乎想象?為什么是在天全?為什么是魚子醬?
這座藏在318國道上的博物館,剛開業(yè)就成了游客進藏路上的“驚喜站”。但比這些更讓人好奇的,是這座深山里的小縣城,是怎么產出全球14%的魚子醬?其實答案并不遠。順著鱘魚天橋向深處走,那些讓全球餐桌點頭的鮮味,那些讓各地游客驚嘆的“本土底氣”,源頭就在不遠處的魚池里。
改寫世界美食地圖
從魚子醬看中國產業(yè)鏈
四川省雅安市的天全縣地處四川盆地的西部邊緣,位于二郎山東麓,邛崍山系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全縣海拔最高點與海拔最低點落差4550米,森林覆蓋率達到74.15%。這里如何成為全球重要的魚子醬產業(yè)基地?魚子醬是怎樣成為中國新特產的?總臺記者帶你去四川天全實地探訪↓↓↓
小縣城如何“承包”
全球14%魚子醬
從夏季高溫和暴雨天的應急防護,到“共享魚池”里鄉(xiāng)親們的協(xié)作養(yǎng)護和生產線的精準加工,這座四川深山里的小縣城,是如何“承包”了全球14%的魚子醬?
鱘魚為啥偏偏選中
四川天全當“老家”?
一般來說,普通魚對水質要求可能是“干凈就行”,但鱘魚堪稱“水中貴族”,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它們老家原本在歐洲、大洋洲的河流里,后來為啥跑到四川深山?
四川雅安天全魚子醬基地工作人員 曾柄瑞:我們現(xiàn)在在基地水源地的思經河的上游,這個地方是處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界的地帶,所以來自高原的雪水從這里流下來,第一個就是這里的水非常清澈,所以水質非常好;第二鱘魚是一種冷水性的魚,這邊的雪水溫度很低,每年的波動不大,所以是一個生長鱘魚的萬里挑一的理想環(huán)境。
簡單說,這里的高山冰雪融水就像是為鱘魚量身定做的“天然別墅”。不僅如此,當地還有政府扶持的“共享魚池”政策,鄉(xiāng)親們靠養(yǎng)鱘魚增收,每天給它們測水質、配飼料,把它們照顧得無微不至,在這兒,鱘魚可比在野外安全多了,自然愿意“定居”。
人工養(yǎng)殖的魚子醬,
和野生的有啥不一樣?
出于對野生鱘魚的保護,現(xiàn)在咱們吃的魚子醬基本都是人工養(yǎng)殖的了,可別覺得“人工”就差了,這里面的講究可多了。一般來說,鱘魚需要養(yǎng)殖7年以上才能達到性成熟,取籽還要等更長時間。而為了保證魚子醬的新鮮度和品質,從捕撈到取籽、清洗、腌制的整個過程必須在15分鐘內完成,這對工藝的精準度提出了極高要求。
四川雅安天全魚子醬基地工作人員 曾柄瑞:這一系列的生產加工環(huán)節(jié),我們要控制在15分鐘之內去完成,一切都是為了盡可能減少霉菌、細菌等滋生,來保證魚子醬的安全和美味。
從15年的耐心養(yǎng)殖,到15分鐘的精準加工,天全產出的魚子醬顆顆飽滿,還帶著山泉水的清甜味。一開始,它只是成都餐廳里的“新面孔”,后來悄悄上了北上廣的餐桌。更讓人驚喜的是,連新加坡、德國的星級酒店菜單上,都印著“四川天全魚子醬”的名字。
這一切的背后,藏著中國山水的饋贈,更藏著中國人把“洋特產”變成“本土名片”的巧思。下次再吃魚子醬的時候,不妨看看產地標簽,說不定你面前的珍饈美味,就帶著四川這座小縣城的山水味。
解鎖鱘魚魚子醬花式吃法
在許多人的印象里,魚子醬總帶著“高冷”范兒,通常出現(xiàn)在西餐廳。但實際上,它的吃法早就有了新變化。它既能融入甜品,碰撞出甜咸交織的滋味,還能和傳統(tǒng)中餐結合,玩出意想不到的新花樣。
第一站,就在繁忙的318國道天全服務區(qū)。剛走進這里魚子醬體驗中心的甜品區(qū),魚子醬冰激凌和酸奶就成了游客手里的“打卡神器”。黑色的魚子醬顆粒撒在奶白的冰激凌上,或拌進濃稠的酸奶里,光看顏值就足夠新奇。
如果說服務區(qū)里的甜品是魚子醬“接地氣”的初次嘗試,那么在成都的這家中餐廳里,這種融合則玩出了更大膽的花樣。在這里,魚子醬能和四川擔擔面的麻辣糾纏,能和廣式燒鵝、燒肉的油香碰撞,甚至能悄悄點綴在一盤雞油飯的溫潤里。
從燒鵝的油香到擔擔面的麻辣,魚子醬在中餐里的適配度遠比想象中更高。這些看似大膽的創(chuàng)新,背后藏著兩重底氣:天全穩(wěn)定的魚子醬產量,讓餐廳敢放開手腳嘗試;而中餐兼收并蓄的特質,又讓魚子醬找到了新的舞臺。當它和傳統(tǒng)中餐成為朋友,甚至跟著中餐一起走向世界餐桌時,這顆來自四川的“黑珍珠”,才算真正在全球食客的舌尖上扎了根。
四川成都某餐廳中餐行政總廚 蘇候平:魚子醬是西方非常傳統(tǒng)的一個食材,客人的認知度是非常高的,我們現(xiàn)在把它應用到中餐里面,是讓我們中餐本土的菜系,更好走向全世界。
從旅途中的一碗創(chuàng)意甜品,到中餐廳里的驚艷融合,魚子醬的吃法越來越多,其實是因為它離我們越來越近。當天全的養(yǎng)殖池貢獻著全球14%的魚子醬年產量,當曾經的“高端奢侈品”化作可親可嘗的“日常滋味”與“文旅名片”,這便是“中國新特產”最動人的模樣:既有世界級的品質,更散發(fā)著濃郁的煙火氣與創(chuàng)新活力。
魚子醬,這個曾和鵝肝、松露被歐洲人并稱為“世界三大珍饈”的高端食材,如今也貼上了“Made in China”的標簽。中國結合自身特長,形成規(guī)模優(yōu)勢,參與到了全球食品的生產和流通體系當中,讓新特產走出產地,可以被世界享用。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
天全魚子醬,川觀不是早就挖出來了么?我現(xiàn)在只想曉得,好久再送一盤粉絲福利?坐等我川魚子醬!??????
了不起四川,厲害的天全,之前都還不知道,世界上14%的魚子醬產自四川天全。
山溝溝里飛出金鳳凰,全天產出魚子醬,天時地利水質好,質高價優(yōu)美名揚。
天全特產魚子醬,世界食材之珍饈,隨著中餐在全球食客的舌尖上扎根
四川繁榮
中國新特產,文旅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