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邊走邊拍帶火“出片地標”
圖為 萬象城西廣場
年輕人去旅游,觀景之余少不了拍照,有人甚至為了拍幾組美圖奔赴一座城。眼下正值旅游旺季,在太原各景點打卡的外地游客、本地市民較多,“哪里拍照最出片”成為社交平臺熱議的話題,由此也帶火了一批適合拍照的機位。一張張美圖,帶著太原的“上鏡指數(shù)”噌噌上漲,讓更多人欣賞到城市的細節(jié)美。
PART.01
分享機位
陜西游客秦楠8月初來太原,坐在高鐵上,她瀏覽小紅書,從中挑選網(wǎng)友推薦的“出片地標”。迎澤大橋、迎澤公園、鐘樓街、五一廣場、太原植物園、蒙山等,人們在這些景點拍出了大片既視感,很氣派。她詳細做了一條攻略,要挨個逛一遍。
圖為 太原植物園網(wǎng)紅電梯
“迎澤大橋,晚上亮燈去,橋下岸邊45度角側(cè)拍,畫風更美。”“太原植物園,晚上拍星空電梯,一定要用廣角,效果杠杠的。”網(wǎng)友們大方地分享拍攝機位,只要照著操作,絕對出片。比如在太原植物園,可站在地面上,仰拍觀景臺;可站在電梯上向下拍,或站在電梯腳下往上拍。
“好多地方我去過不止一次,也拍了不少照片,但和網(wǎng)友們的比起來,簡直太遜色?!笔忻窈钚佬揽戳舜蠹遗牡恼掌?,非常驚訝:“真沒想到,太原這么出片。我拍得太平淡,沒有拍出家鄉(xiāng)的美。”
PART.02
換個視角
年輕人旅游,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捕捉”街頭巷尾的精彩瞬間。有人“腦洞大開”,同樣的景點,換了一個視角,就能拍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這是埃及?你出國了?”市民劉潔在微信朋友圈曬出幾張照片,金黃色的墻體,下寬上窄,頗有幾分“金字塔”的氣勢。她回復:“這是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超出片的機位!”
其實,劉潔是看了網(wǎng)友們分享的照片后,才“二刷”這座博物館。拍照處,在博物館背后,妥妥的“埃及風”。
市民陳軒在網(wǎng)上分享了一張五一路的照片。拍攝點,是在五一路高架橋下,寬敞的道路與遠處的首義門銜接,帶來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古樸與現(xiàn)代完美融合。不少網(wǎng)友詢問拍攝機位,夸贊“這個角度絕了!”
PART.03
發(fā)現(xiàn)美好
市民周文捷,閑暇時喜歡城市漫步,總能找到不一樣的出片場所。在萬象城西廣場,有若干小清新裝修風格的小店鋪,她發(fā)現(xiàn)這里很適合拍照,只要找對角度,每張都能呈現(xiàn)松弛浪漫的島嶼畫風。有網(wǎng)友把這處拍照點稱為“太原的阿那亞”。
圖為?環(huán)宇巷網(wǎng)紅拍照點
在府西街華宇國際大廈背后的環(huán)宇巷,有一處被網(wǎng)友們口口相傳的“最佳取景框”。這里開了一間咖啡廳,兩側(cè)是扶搖而上的鐵梯。店招的霓虹燈亮起后,在對面拍照,妥妥的美式工業(yè)風,乍一看以為去了國外。周文捷說,走在街上總能“撞”見這樣的地方,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展現(xiàn)出太原富有生活氣息的另一面。這種小美好,也讓她更加喜愛這座城市。
隨著社交平臺的興起,人們的旅游視角展現(xiàn)在了更多人面前,一處處“出片地標”不僅滿足了旅游者的拍照需求,也帶動了景點及城市“出圈”。
記者:李濤
攝影:李濤
責編:雷永莉
編輯:馬向敏
檢查:宋麗娟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zhuǎn)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