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撕拉片相關話題持續(xù)登上熱搜。
當手機按下快門就能收獲高清影像時,有人卻甘愿為一張可能“全黑”的過期相紙豪擲300多元。停產(chǎn)8年的撕拉片相機,在二手市場更是被炒到萬元天價。
過期相紙緣何成為年輕人新寵?這場“過期浪漫”的熱浪背后,究竟是情懷無價,還是營銷狂歡?
“撕拉片”,到底在撕什么?
撕拉片,全稱可剝離即時顯影膠片,是一種即時成像技術。其核心結構由感光層、藥水包和相紙組成。拍攝后需手動撕拉相紙,相機內部會碾破藥水包,讓顯影藥水與光線、溫度共同作用,經(jīng)過短暫的顯影和定影,揭下負片相紙,影像即可呈現(xiàn)在正片相紙上,因此得名。
它誕生于上世紀40年代,由寶麗來(Polaroid)創(chuàng)始人埃德溫·蘭德博士發(fā)明。在數(shù)碼相機普及前,撕拉片可是商業(yè)攝影的“黃金標準”。攝影師們用中畫幅或大畫幅相機搭配專用后背,用它來打樣測試布光效果。像王菲1998年專輯《唱游》封面、Helmut Newton的人像作品,都離不開撕拉片高精度的色彩還原。
1963年,寶麗來推出首款民用撕拉片相機Land Camera 100型,單盒10張的相紙售價70元。
不過,隨著數(shù)碼攝影的崛起,寶麗來在2008年破產(chǎn),生產(chǎn)線中斷,富士最后一款產(chǎn)品FP-100C也于2016年停產(chǎn)。全球庫存僅剩下約50萬張,而且保質期止于2018年,真的是“拍一張少一張”,物理意義上的稀缺。
誰在為“過期浪漫”買單?
劉詩詩、鞠婧祎、娜扎的“盛世美顏”讓一個本該消失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攝影名詞——“撕拉片”再次翻紅。
近日的社交平臺上,古力娜扎、劉詩詩、鞠婧祎、張凌赫等一眾明星的撕拉片被流傳熱議,他們在一張即時成像照片上瞬間達到另一種風格的顏值巔峰,撕拉片也成為攝影界新晉“頂流”。
明星在社交平臺曬出拍攝的撕拉片
粉絲苦濾鏡、精修久已,尤其是當自家愛豆“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時候。
精修和加濾鏡的照片雖然也“很美”,但是看時間長了難免會出現(xiàn)“審美疲勞”。更何況自家愛豆的“盛世美顏”何須精修?直接出片,出片即封神才是最高的拍照境界,甩靠精修、濾鏡挽尊的同行幾條街,更讓粉絲歡呼雀躍。相關話題單日閱讀量最高破5億,也讓“撕拉片”從冷知識變成熱知識。
撕拉片被明星帶火出圈后,加上商家們聲稱“拍一張少一張”,其相紙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錦觀實驗室記者注意到,二手平臺上,撕拉片相紙最高一盒賣到了2400元。在寫真館里,體驗一次撕拉片則要近400元。撕拉片相紙價格10年翻了30多倍,不少網(wǎng)友戲稱其為“紙片茅臺”。
不過,爭議也隨之而來。因為相紙過期,撕拉片成像質量不穩(wěn)定。很多用戶反映買到的相紙存在偏色、漏光、無法成像等問題,商家“不保證出片、不退不換” 的聲明,讓消費者承擔較大風險,引發(fā)諸多售后糾紛。
有去寫真館體驗的網(wǎng)友最后得到了一張邊緣顯影有暈染的撕拉片,店家解釋說相紙過期顯像效果不穩(wěn)定,成像效果堪比開盲盒。
@有點東西(大韓來了)
錦觀實驗室記者從業(yè)內人士處得知,過期8年的相紙失效率可能達到40%以上,而現(xiàn)存撕拉片相紙無一例外都過期8年?。此外,部分商家使用過期相紙以次充好,導致廢片率可能超過50%?。對撕拉片愛得深沉的人們不僅要承受掏錢重壓,還要接受這款出片神器可能不出片的可能性。
是復古情懷,還是“智商稅”?
在當代社交媒體話語里,凡是技術門檻高、經(jīng)濟門檻高的東西,都容易成為圈層“裝置”。
你不是真的熱愛攝影,可能永遠理解不了為什么有人愿意為了拍幾十張照片就花掉一個月的工資。
而對真正的撕拉片老玩家來說,這波爆火也夾雜著復雜心情。
一方面欣慰終于有人愿意關注這種“瀕危美學”,另一方面也擔心這種流行潮只是一場“濾鏡消費”。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年輕人追捧撕拉片這一現(xiàn)象體現(xiàn)了稀缺效應?!眹叶壭睦碜稍儙煵毯3硎荆叭藗兺鶗J為稀缺的東西更有價值?!囊粡埳僖粡垺奶匦约ぐl(fā)了年輕人的占有欲和收藏心理,讓他們覺得擁有撕拉片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從而愿意為其支付較高價格?!?/p>
“年輕人在面對潮流時,保持理性判斷至關重要。盲目跟風不僅可能帶來經(jīng)濟壓力,還容易在隨波逐流中迷失自我。”她建議,年輕人應靜下心來探索真正熱愛的領域,無論是小眾的手工藝術,還是深度閱讀、或是原創(chuàng)音樂創(chuàng)作,都能在沉浸中挖掘自身潛力,收獲更持久的快樂與成就感。如此找到屬于自己的愛好,不僅能建立獨特的個人標簽,還能在探索過程中結識志同道合的伙伴,構建更有意義的社交圈。
而當這股熱浪潮水退去,那些留下來的人還能拍出什么?
但也許,這正是撕拉片最“詩意”的一面:它的火,注定是一瞬的。
就像它的成像原理那樣,光線穿透感光層,和時間、溫度、空氣共同作用,生成一個獨一無二的影像,然后迅速干裂,褪色,歸于塵土。
相關報道:
撕拉片售價300元一張被指炒作!商家稱平替只賣20元
報料渠道:私信“錦觀新聞”微信公眾號或投稿至錦觀新聞郵箱“cdrbjinguan@126.com”報料。
策劃?錦觀實驗室
記者/編輯 王斌
校對 李懷英
審核?陳彥川
監(jiān)制?張魁勇
部分資料綜合?膠卷迷俱樂部?Vista看天下等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