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又陷入輿論漩渦,眾多車主要求退車。據第一財經報道,多名SU7 Ultra準車主認為,其高價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存在虛假宣傳或者官方表達有誤。首批交付的SU7 Ultra車主實測“打臉”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功能存疑。即需要4.2萬元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既無法有效導流,也難以產生下壓力,直接從性能配件變成了“最貴”裝飾品。有車主表示,價值4.2萬元的碳纖維機蓋,宣傳的時候什么賽車級碳纖維、雙風道空氣動力學設計、能輔助散熱還能提升下壓力、減重、提高整車性能……聽起來就是你不買不行的那種,結果車剛提回來不久,就被潑了一盆冷水。而后,小米汽車方面回應稱,在最早的量產計劃中,SU7 Ultra量產版已具備足夠的綜合性能去沖擊國內專業(yè)賽道和紐北,沒有計劃做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在滿足復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還提供了部分氣流導出和輔助前艙散熱功能。小米汽車對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深表歉意,將采取以下措施:對于未交付的訂單,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制前艙蓋;小米對此前信息表達不夠清晰表示歉意的同時,還推出了解決方案:對于未交付的訂單,我們將提供限時改配服務,可以改回鋁制前艙蓋;對于已提車和在本次限時改配結束前選配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截至5月10日23:59:59前)的鎖單用戶,我們將贈送2萬積分以表誠意。據悉,今年2月26日,小米汽車官方發(fā)布答網友問中提到,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完全復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車,采用相同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擁有2個貫穿風道,能實現前部空氣高效導流,且原型車在發(fā)布會上有真實風道圖片展示。雷軍在直播中也曾強調:“我們不能只做個外觀,所以我們內部的東西也都要改”。3月2日,雷軍在微博發(fā)布“碳纖維前艙蓋,不僅改了外觀件,內部結構也改了,雙風道直接導向輪轂,支持輪轂散熱”,雖6小時后修改表述,但仍提及內部結構改動。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賣點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為此支付額外費用,并等待約兩個月的交付期。但是,一位博主通過實驗,用鼓風機對著挖孔機蓋吹風,結果發(fā)現紙巾毫無反應;更有車主親自拆解,發(fā)現所謂的“雙風道高效導流”碳纖維開孔,既無法有效引導空氣至剎車系統(tǒng),也未能產生下壓力。據媒體報道,已有網友建立退車群,甚至有車主委托律師維權。還有網友附上疑似多名小米SU7 Ultra車主的視頻聯(lián)合聲明,在三分鐘的視頻里,幾十名車主曬出訂單截圖,明確要求小米退車。
車主們表示,不管是小米汽車虛假宣傳還是表達失誤,企業(yè)應該就此買單,就此,多名車主聯(lián)合要求退車。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多名SU7 Ultra準車主組建了維權群,進行無損退車維權的人數已超過300人。
此外,4月30號,小米汽車推送了1.7.0版本更新,在SU7 Ultra上加了個“排位模式圈速考核”的新功能。簡單來說,車機系統(tǒng)更新后鎖住半數馬力,用戶需“刷賽道成績”才能解鎖性能。1500匹的超強馬力一直是小米SU7 Ultra的賣點之一,但如今需要“刷圈”才能實現的做法被車主視作侵犯了選擇權,也削弱了產品價值。
隨后,小米汽車方面回應,收到大家反饋后,已暫停了這次推送。已升級的少量用戶,將會在下個版本更新中解決。小米汽車已開始推進新版本的開發(fā)和測試,預計用時4-8周,具體時間以小米官方通知為準。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23120170003
來源:第一財經、界面新聞、《國際金融報》等
責任編輯:田苗
審核:董景峰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