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魏馮 視頻/文
四川省內(nèi)江市檔案館的展柜里,13張泛黃的手寫字據(jù),背后藏著一段熱血往事——1944年秋冬,抗日戰(zhàn)爭進入最關(guān)鍵的階段,在資中縣羅泉鎮(zhèn)(時稱羅泉井)的四維初級中學里,女五班的13名女生懇請家人簽下從軍字據(jù),成為“女娃兵”。
這段記憶,讓已退休的資中縣第二中學校長盧忠澤至今仍心潮澎湃——因為其中一位13歲的“女娃兵”,正是他的幺姑盧崇階。8月31日,川觀新聞記者采訪到盧崇階的后人。
2022年,當時盧忠澤作為資中縣關(guān)工委宣講團團長,帶領(lǐng)學生前往羅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學習活動。在羅泉會議會址陳列館的資料展柜前,一份記錄“四維初級中學13位‘女娃兵’投身革命”的文獻,讓他停下了腳步?!爱斂吹健R崇階’這個名字時,我整個人都愣住了,竟然是我的幺姑?!被貞浧甬敃r的場景,盧忠澤的語氣里仍帶著幾分激動。
在他的印象中,幺姑本可以擁有安穩(wěn)的生活,卻在稚氣未脫的年紀,放棄平靜的日子,選擇報效祖國。從那以后,每次到學校開展宣講,盧忠澤都會將幺姑的故事作為鮮活案例,講給學生們聽?!拔蚁胱尯⒆觽冎?,要做到人小志氣大,要考慮家國情懷,為人民的幸福、安康盡自己的力量?!?/p>
而在盧忠澤的女兒、資中縣教師發(fā)展中心教師盧春英的記憶里,幺姑婆盧崇階是一位慈祥儒雅的老人?!吧鲜兰o80年代初,幺姑婆回鄉(xiāng)看望妹妹,戴著眼鏡,說話溫和,讓人覺得特別親切?!北R春英記得,幺姑婆不僅對家人關(guān)懷備至,還主動為妹妹通過政府爭取到了遺屬補助,解決了家人的生活難題。
更讓她感動的是,幺姑婆始終對下一代充滿關(guān)愛,尤其關(guān)注家庭困難的孩子。“有一位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考上大學后,幺姑婆每個月都會給他寄生活費,一直資助到畢業(yè)?,F(xiàn)在這位孩子成為了一名公務(wù)員,他的孩子也特別優(yōu)秀,幺姑婆的資助改變了一代人、兩代人的命運?!比缃?,盧春英常常在家族群里提起幺姑婆13歲從軍的故事?!凹易謇锏娜硕己苡杏|動,我們應(yīng)該讓愛國愛家的精神傳承下去?!?/p>
【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禁轉(zhuǎn)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
“我怕下筆太重,驚擾了烈士的英魂,又怕下筆太輕,描不出他們驚天動地的往昔” “歷史書很小,裝不下他們的偉大,但我們隨手一翻,就是他們的一生”。致敬抗戰(zhàn)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