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已經出欄了70多頭牦牛,效益不錯,9月份還要出一批呢!”8月10日9時,毛毛細雨落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寶庫鄉(xiāng)巴音村的山坡上,養(yǎng)殖戶白金良話語間透露著喜悅。
巴音村位于大通縣西北角,地理條件優(yōu)越,水草豐茂。依托這一天然優(yōu)勢,附近村民發(fā)展牦牛養(yǎng)殖業(yè)實現增收致富,白金良就是其中一位。
“出欄的牦牛平均每頭能賣8000元。去年牦牛只出欄了40頭,今年僅上半年就出欄了70多頭?!卑捉鹆颊f。受牦牛繁殖周期和養(yǎng)殖策略的影響,出欄量會呈現一年多、一年少的周期性波動。
行走在細雨朦朧的草場,白金良指著腳下的天然牧草說:“我家的牦牛只吃這些天然的牧草,不喂其他飼料?!?這份對天然放牧的堅守,是高原養(yǎng)殖戶樸素的生態(tài)信條,也是青海牛羊肉鮮美風味的核心所在。
得益于半野生的放養(yǎng)模式,牦牛體質強健,疾病發(fā)生率低。面對市場對高原牛羊肉日益旺盛的需求,白金良保持著清醒:“草場的自然承載力和牦牛自身的生長周期是根本,我有多大能力,就供應多少好肉?!?/p>
政府的惠牧政策也為這份生態(tài)優(yōu)先的養(yǎng)殖模式提供了保障。據白金良說,每成功出欄一頭牦牛,政府補貼300元。同時,免費的疫苗守護著牛群的基礎健康。在他眼里,政策的保障正實實在在地轉化為牧場的實際效益。
可喜的是,近年來巴音村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向好,最直觀的體現便是儲草棚內那些優(yōu)質越冬草料。這些得益于生態(tài)改善的草料儲備,是牦牛安然度過嚴冬、保持出欄品質的關鍵,也進一步夯實了這條綠色增收產業(yè)鏈的基礎。
從廣袤的高原牧場出發(fā),優(yōu)質的青海牛羊肉正流向全國消費者的餐桌。在西寧市小橋大街綜合市場的西海華盛老張牛羊肉經銷部里,老板張繼孝熟練地切割著牛肉,忙個不停。低溫冷柜里懸掛的牛羊肉色澤鮮亮。
“浪山燒烤的季節(jié)到了!” 張繼孝一語點明了夏季牛羊肉銷售好的商機。在青海方言中,“浪山”即郊游野炊。進入6月,西寧周邊的燒烤營地和農家樂對牛羊肉的采購量顯著增加,一些老客戶的訂單量有時能翻倍?!斑@兩天,牛肉日均銷量大概在500公斤,羊肉在300公斤左右?!彼贿吚鞯夭潦弥赴?,一邊介紹。
與此同時,省外游客在青海品嘗過地道鮮美的牛羊肉后,選擇打包或郵寄回家的比例越來越高?!叭粘dN售中,發(fā)往省外的快遞訂單能占到一半。”張繼孝補充道。他的店鋪門口張貼著醒目的微信二維碼,方便顧客添加好友后線上購買。“加微信的顧客來自天南海北,想吃啥發(fā)個信息,我們通過真空包裝后以全程冷鏈運輸的方式寄過去?!睆埨^孝說。店鋪墻上整齊懸掛的一摞摞快遞單存根,見證著省外顧客對青海牛羊肉的青睞。
在小橋大街綜合市場的另一端,“海比精品牛羊肉店”的老板馬占祥正感受著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艾F在進價一斤要31.5元,而零售價只能賣到33元左右?!彼钢赴迳系呐k熳诱f。盡管利潤空間被壓縮,但依靠客源積累和品質保證,他的店鋪銷量依然可觀,平均每天能賣出約10只羊、1頭牛的肉量?!坝捎谔鞖庠颍募臼⊥饩€上訂單相對少一些,冬天的時候,省外的線上訂單較多?!瘪R占祥說,如何在成本壓力下維持牛羊肉的品質并保障利潤,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但他對青海牛羊肉的市場前景依然充滿信心。
上半年,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三農”工作決策部署,全力保障生產,農業(yè)經濟穩(wěn)中有升。上半年,全省第一產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5.4%,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農林牧漁業(yè)較快增長。上半年,全省農林牧漁業(yè)總產值92.25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2個百分點。其中,種植業(yè)產值12.94億元,增長6.8%;林業(yè)產值3.27億元,增長10.2%;牧業(yè)產值71.68億元,增長4.9%;漁業(yè)產值1.18億元,增長20.8%。牛出欄增長9.1%,羊出欄增長6.0%;牛肉產量6.58萬噸,增長10.0%;羊肉產量4.00萬噸,增長6.3%。
來源:西海都市報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