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某市采訪,
當?shù)仡I導干部講到
前一階段一次外出招商時,
反復介紹謀劃的重要性,
去哪里、帶誰去、看什么,
都非常有針對性,
所以成效頗豐。
有趣的是,
講述過程中,
常用成語“謀定而后動”中的
這個“后”字被他有意去掉了。
一字之差,別具深意。
周密的計劃是成事之要,正所謂“計熟事定,舉必有功”。盲目行動帶來的危害比比皆是,“謀”的重要性已無須贅言。但“謀”與“動”之間如何擺布,卻很值得思忖,總結起來,有幾種做法:
一種是謀定而不動。謀劃階段費盡心思,卻越謀越覺得挑戰(zhàn)巨大,越謀越覺得處處有風險,猶豫不決、瞻前顧后,甚至決定“先看看再說”。謀而不動甚至謀而不定,只會一無所得。
一種是謀定而后動。謀劃固然周密,但也耗費了大量時間,行動時已失先手,良機錯過,只能跟在別人后面撿芝麻、拾牙慧。
一種是邊謀邊動。方向比方案更重要,在大方向明確但具體方案尚需完善細化時就動起來,在行動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升級方案,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時間空耗,最大程度搶占先機、提升效能。
三種做法孰優(yōu)孰劣一目了然,而段位更高的是第四種——先謀先動。率先行動者往往能夠獲得更多資源和機會,但先行者所要承擔的風險巨大,變成試驗品和炮灰的概率也大,所以這樣做的人少之又少。
成功的先謀先動者,必定是心懷全局、視野開闊,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趨勢之人。他們謀在眾謀之前,風口尚未到來,就已經(jīng)聽到了風的聲音,超前布局,超前規(guī)劃;而動更在眾動之前,與其去尋找風口,不如去制造風口,成為風潮的引領者。如同真正的高手下棋,不是兵來將擋,而是在布局階段就作戰(zhàn)略布局和長遠規(guī)劃,下先手棋,打主動仗。
瞬息萬變的時代,
機會永遠只留給行動派。
打好打贏
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
決勝之年決勝之戰(zhàn),
必須有一大批穩(wěn)健的行動派。
只有以邊謀邊動、
先謀先動的姿態(tài),
時刻保持
“等不得”
“慢不得”
“坐不住”
的緊迫感,
胸有成竹,臨事不亂,
捷似猿猱,動如脫兔,
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推動個人、企業(yè)、行業(yè)
乃至遼寧的高質量發(fā)展。
來源:遼寧日報·遼望客戶端
記者:高爽
編輯:王思雨? 檢校:王永智 李世同
責編:王德坤? 審核:李德強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聯(lián)系電話028-86968276】